恒行娱乐
低头盯着屏幕,时而眉头紧锁,忽又莫名傻笑……有网友称,家中老人最近常是这种状态,随即引来大片共鸣。
从闪婚老伴竟是豪门,到代驾老爹王者归来,再到27岁总裁爱上50岁保洁大姐,一段时间以来,中老年题材微短剧席卷各大平台,多部作品播放量高达数亿次。铁粉们不仅吃饭看、坐车看、遛弯看,更砸出大把真金白银刷剧。
微短剧何以让银发族这般“上头”?这包“电子榨菜”究竟有无副作用?
(一)
2020年起步,2023年井喷,算起来,微短剧这股风吹得挺久了。
一分钟知晓剧情,两分钟情节跌宕,三分钟上演重生复仇……几年过去,流水的短剧多半还是这种路数,如果非要说有什么新意,恐怕就是前任更“渣”了、情敌更“茶”了、上司更“虐”了。
如今转到老年人这条赛道上,也无非是打工小妹变保洁大姐、窝囊赘婿变老实大叔,最多加上些“整治不肖子孙”等定制桥段。演员的年龄上去了,人设却换汤不换药,本质上还是在家长里短里找狗血冲突。
数据显示,今年微短剧市场中,40岁至59岁用户占比为37.3%,60岁以上用户占比为12.1%。“说起来无脑,看起来真香”,忙碌的年轻人都招架不住土味攻击,同样有情感需求且时间相对宽松的老年人被拿捏也就不足为怪了。
(二)
弗洛伊德在《创作家与白日梦》提到,“小说中所有的女人都爱上了主角,这种事情很难看作是对现实的描写,但是它是白日梦的一个必要成分。”
客观来看,无论是逆袭反转还是成长复仇,这些本子并没有逃脱最经典的叙事结构,但不同的是笔墨的比例。
比如,经典武侠中,主角跌落山崖总能“捡”到武功秘籍,但功成名就前要经历不计其数的磨难;长篇小说里,反面角色或许面目可憎,可往往也会呈现其心路历程和多面人性。
相比之下,微短剧只截取故事中最“爽”的那些片段,没有逻辑推理,也无需铺垫对白,这种挂一漏万的模式,更能迎合人性中渴望不劳而获、坐享其成的弱点。
比如,主角的富豪父母是“一夜回国”的、死心塌地的追求者是“从天而降”的,恶毒反派上一秒还在耀武扬威,下一秒马上痛哭流涕,那些所谓“不重要的过程”统统被一笔带过了。
对于受众来说,接收这样的文化快餐就好比“嗑瓜子”。有了第一颗就有第二颗,吃到瓜子仁的“快感”作为一种即时反馈,让人欲罢不能。等到回过神来,时间早已流逝了一大把。
特别是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,以秒计时的微短剧更容易嵌入日常,让我们的大脑一直处于最直白的兴奋中。因此,虽然人们明知情节不切实际,也承认内容毫无营养,但就是根本停不下来。
(三)
当然,人人都有霸总爱,某种程度上也是定向投喂的结果。
有人发现,很多微短剧刻意弱化演员、编剧、导演等影视作品中最基本的要素,甚至不建设基本的演员条目,也从不在相关评分网站增加基础信息。观众对此似乎也没什么意见。若是传统影视作品出现魔改剧本、演技拉胯等操作,不仅主创团队会被喷得体无完肤,后续作品恐怕也会连带遭到“拉黑”。
两相对比,恰恰反映出市场对微短剧的期待很低。在人们的潜意识中,简短等于内容单薄,下沉意味制作粗糙,这部不满意“一个滑屏”就可以投入到下个故事中。
资本抓住了这种“宽容”心理,“7天写完剧本”“一周拍完100集”,反正投资低、周期短、口碑翻车风险小,就疯狂卷量、大铺摊子,企图将男女老少“一网打尽”。
另一方面,对广告商来说,通过微短剧进行品牌植入和合作推广,比传统媒介具有更高的转化率和接受度,平台为了用户黏性也乐意反复推送“猜你喜欢”。
2023年,我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373.9亿元,同比上涨267.65%,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超过500亿元,2027年将达到1000亿元。会员订阅、广告解锁、平台采买、流量分账、电商带货……多元盈利方式催动各方跑马圈地,也造成了微短剧市场野蛮生长的局面。
(四)
娱乐是人类的本能,满足多元娱乐需求是社会进步的写照。事实上,从“沙发土豆”到“鼠标土豆”,每个时代都有让人上瘾的糖衣炮弹。
几秒钟的短视频、几百字的搞笑梗、几分钟一局的游戏……“刷刷刷”“点点点”早已成为某种常态,就算没有微短剧,也会有各种碎片化信息不断撕扯我们的时间。以此作为生活调剂当然无可厚非,但过分沉溺其中一定不是好事。
于个人而言,说浪费精力金钱或许有人根本不在乎,说容易罹患“信息孤独”“信息上瘾”等心理困扰,可能也太过空洞。但微短剧所塑造的拟态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。
特别是在情绪价值成为商业风口的今天,“思维剥削”其实正在不断上演。一味沉浸在“以我为主”“不服就干”的幻梦中,很容易丢失对现实生活的认知。对成功的定义唯躺平致富,对幸福的感悟唯众人追捧,种种错觉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影响我们的选择。
以更大视野来看,与食物一样,信息也是自古以来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,接收什么、如何接收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。“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,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。”当消费主义、泛娱乐化等思潮盛行,并通过强势的市场化方式大行其道,消解的将是我们的核心价值。
(五)
有人说,造梦可以逃离现实,更应该创造现实。
微短剧作为一种文化业态,进行着公共传播,也必然要体现自己的价值导向。一门心思依靠人性弱点赚钱,全然不顾社会影响,这种发展观是不健康也不可持续的。
今年以来,微短剧正式进入“全备案时代”,各大平台也集体下架若干批导向不良内容。内外部约束都在收紧,“微”而不弱、“短”而不浅、“剧”有品质,已成为行业内部的发展共识。
随着专业团队纷纷入局、科班演员加盟出演,行业内也正涌现出一批“走心”的佳作。比如,《中国神话》里人工智能影像生成技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,以精美画面对上古经典神话传说进行了别样呈现;《我的归途有风》讲述主人公回到家乡、寻找自我的故事,同时展示生活与非遗美食文化的融合……纵观这些在“总裁”“夫人”中杀出重围的作品,都充分发挥了传播优势,既不刻意拖沓,又能做到逻辑自洽、言之有物。
“低俗不是通俗,欲望不代表希望,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。”越是熙熙攘攘、吵吵闹闹,越需要有人坚持长期主义,做“难而正确”的事。
轻风好扬帆。眼下,微短剧不仅融入日常生活,也在丰富媒体的业务形态。文旅宣传、国际传播、知识科普……事实证明,微短剧不一定非要当“电子榨菜”,也能成为新的精神食粮。放下 “霸总爱上我”这套往前走,微短剧以及“微短剧+”方能真正在数字时代闯出一片新天。
图源:视觉中国